医生:空调搞乱了“疾病谱” 热天“上身”的冷病更难治
今年这个史上最热最干的夏天,让一些户外工作者和体弱的市民遭遇了热射病、中暑、日光性皮炎等等“热病”袭击。然而,一些市民平日里身体康健、又少在户外活动,却也在这个夏天被疾病击倒,而所患疾病竟然大多是常在秋冬季才高发的面瘫、脑出血、脊椎病等“冷病”。
为何热天里“冷病”会来“找茬”,医生表示,主要还是人们贪凉,无节制地吹空调搞乱了“疾病谱”。而某些冬季常发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有的即使因气候原因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在体内,一旦到了冬季天气寒冷时便会发作或转为严重。
贪凉提防面瘫找上门
【事例】
30岁出头的长沙市民陈磊,因为爱好健身,身体素质一向较好。可8月初,陈磊和朋友一起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后,回家洗完澡在空调房倒头睡着了。结果,第二天起床时,陈磊发现自己嘴巴歪了,眼睛也难以闭合,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才发现,自己“面瘫”了。陈磊一时难以相信,平时身体好好的自己,怎么会得面瘫呢?
【解析&贴士】
长沙市中心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王井泉:面瘫多在冬季受冷风寒发病,但夏秋季节,很多年轻市民喜欢在体力活动出大汗之后对着空调冷风吹,从而发病。
大部分面瘫患者都在着凉或头面部受冷风刺激后发病,面部神经的血管容易因风寒而发生痉挛,进而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眼及漱口时水从嘴角流出、口角向另一侧歪斜等,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青壮年多见。
一些面瘫患者病前有过疲劳史,因此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面瘫的预防和康复;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病毒感染迹象,患感冒、中耳炎等,因此要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防病毒性疾病侵入。患了面瘫除及时就医外,在家可适当热敷患侧面部及耳后,也可适当面部按摩,咀嚼口香糖锻炼患侧面部肌肉。
猛吹空调 “吹”出脊椎病
【事例】
白天,在单位空调房里伏案工作;晚上,窝在家里开着空调上网、玩手机。这是家住长沙雨花区桔园小区的26岁张英,在这个夏天的生活节奏。最近,张英感觉脖子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休息后也未见好转,经医生诊断为颈后肌功能紊乱综合征。医生告诉她,这是空调吹出来的脊椎病。
【解析&贴士】
长沙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 王强:最近,脊柱外科每天都可接诊多例这类的患者,他们因为频繁地吹空调和电风扇,引起了颈腰部肌肉痉挛和神经水肿,导致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增加和排除不畅,进而加重颈腰椎病患者的病情;而像那些从未患有颈椎病的人,因为过度“冷刺激”出现颈后肌肉复合体功能失调,产生不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受风”。另外,市民长时间呆在室内,运动减少,颈腰部肌肉长时间劳累,也容易诱发疾病。
长期对着空调出风口办公的人群,不妨给脖子搭个丝巾,在膝盖上盖条毛巾,减少颈背部、关节受寒。也可以喝一些西洋参水,补脾益气,提高抵抗力。
冷刺激致心脑血管病频发
【数据】
据长沙市120医疗急救中心数据显示,从5月5日-8月7日(立夏-立秋),120有效出警高达16416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以1325次位居第5位,且有逐日递增的趋势。
【解析&贴士】
长沙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戴海鹰:人体出汗较多、体液丢失较快,容易引起心脏、脑供血不足,这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频发的重要原因。此外,室内外温差过大、室内温度过低时,患者进出居室受到冷刺激,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中老年人应避免过长的睡眠,因为长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脑血栓形成,适当早起可有效避免血栓形成。一般来说,头晕头痛、半身麻木或酥软、抬不起腿来、频频打哈欠、语言不清等是发生中风的预兆。而脚踝部出现进行性肿胀、运动后容易疲劳或呼吸急促,是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当这些症状明显时,家人应立即拨打120,送病人去医院急救,切不可麻痹大意,以免延误时间而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