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今宵,舞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舞艺不精只能男生和男生一起练习了。
@牛卯卯:我6岁的小侄女也会跳“骑马舞”了!上了年纪的表哥不解:各冇得技术含量的舞哦该各红啰?我们那时候跳的比各难得多!表哥好得意:说到跳舞啊,再火也火不过我们那个时候啰!于是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那些年,属于他和整个长沙舞厅的“光辉岁月”。原来长沙舞厅曾经这么火?90后滴我还真滴不晓得!
舞时代·80年代
记忆开端
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年。这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在那个国家级别的大型舞会上,人们嗅到了“舞禁初开”的味道。之后,民间舞会潜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时风陡转:公安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的通知》,群众跳舞的热情降至冰点。这个冰封期持续到1984年,新政策下来,对舞厅改禁为限,从此划开了中国娱乐业封冻的冰面。
而作为现今中国娱乐业龙头的长沙,当时对于娱乐潮流的敏锐嗅觉就已经领先全国。同年,古城长沙就出现了全市首家正式舞会,舞会地点在府后街街道办事处5楼礼堂。而第一家被批准的舞厅则出现在当时的清水塘革命纪念地(今天的长沙市博物馆)。
故事
舞厅还有监督员“棒打鸳鸯”
62岁的张爹从年轻时候开始就是个舞迷,对长沙舞厅业的发展很有发言权。他回忆说:“那一年,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少量市民聚集在五一广场中央的毛主席诗词牌附近跳舞。但聚集的人群影响了交通,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好在区文化局会主动组织舞会,那应该就是长沙舞厅的雏形。”
张爹还是个摄影迷,但是当他第一次带相机去舞厅的时候却被拦在了外面。“当时舞厅算绝对的新鲜事物,大家的思想都很保守,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可笑。”张爹还告诉我,当时有专门的文化专干在舞池里做监督员。跳舞的男男女女在身体上不能有过多接触。如果有人敢越“雷池”一步,文化专干们就立马上前“棒打鸳鸯”,提醒他们要注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