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小学校长朱爱朝在上课。育才小学校长朱爱朝在上课。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站在育才小学校长朱爱朝的课堂外,听着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吟诵古诗,平长仄短,恍惚间,你会以为穿越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不仅如此,朗读整本书,让故事对孩子说话;教古老的汉字让孩子发现抽象的文字与万物的关联;带领孩子们做自然笔记,成为城市儿童与大地连接的一扇门……朱爱朝的语文课在不断跨越,只为了让儿童得到完整的滋养。2016年6月,朱爱朝成为了长沙市第四届“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候选人。

朱爱朝做的自然笔记,清香怡人百合花。)朱爱朝做的自然笔记,清香怡人百合花。

  吟诵让孩子们对诗的体悟自然地生长出来

  每个时代都在会教育身上打下烙印,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标准化考试的出现,也带来了“高控”课堂。朱爱朝从1989年开始教小学语文,那时候年轻的她也是在不断地赛课中成长,十多年里,她已经赛到了语文赛课的最高奖。

  到2009年成为长沙市中小学首席名师之后,朱爱朝觉得不应该仅仅站在学科教学技巧的层面,而是要站在教育的高度思考。她开始探究教育到底是什么?儿童怎样在教育中得到尊重?怎样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给予他们合适的教育?

  2011年开始,朱爱朝尝试着摆脱“高控”课堂,退到孩子们的后面,让他们有更多体验机会,有更多发出自我声音的时间。

朱爱朝做的自然笔记,活血连。朱爱朝做的自然笔记,活血连。

  在小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写下《独坐敬亭山》,红色粉笔标记平仄符号,朱爱朝开始了她的吟诵教学。先教给孩子们吟诵规则,朱爱朝先吟一遍,边吟边指着小黑板上的平仄符号做做节奏动作给孩子们做示范,再让孩子们跟着吟,跟着做动作。

  反复听,反复吟。整节课,除了听吟、学吟,朱爱朝没有任何的解释与分析,只让孩子们在声音的高低、长短、疾徐相承继、相错综、相呼应而形成的节奏中,感受着母语的韵律。几番带着孩子们学吟之后,朱爱朝的额上已经渗出了细细的汗,但竟有班上学生说出,“只有敬亭山陪着李白。”这句话让朱爱朝相信,当吟诵让诗歌回到它本来的韵律,那么,对诗的体悟就会自然地从孩子的心中生长出来

朱爱朝自己画在黑板上的二十四节气图。朱爱朝自己画在黑板上的二十四节气图。

  在母语课堂里带进二十四节气,画自然笔记

  朱爱朝还认为,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被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与自然之间有隔膜,他们也没有办法得到自然地润泽,只有各种声光电的干扰,让孩子们的灵魂不安宁。

  于是,她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自然笔记为纬,既让孩子们把根基扎入中国大地,又让孩子们面向当下和未来。

  最开始,朱爱朝把二十四节气带给孩子们。但孩子们是比较难吸收这些生涩的知识,于是,朱爱朝说“植物以大地为母,太阳为辅,在大地和太阳之间生活,太阳爱着她的每一个孩子,所有的生长都要依靠太阳,所以她跟每个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都差不多,就像一个圆圆的房子,每隔15度就是一个节气。”然后还在黑板上画出来,配上二十四节气歌。

  教到“雨水”,朱爱朝会为孩子们写下所有古老的雨字,让孩子们看到抽象的文字与万物的关联。“孩子的世界是生机盎然的,要让他们看到汉字中活泼泼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冰冷僵硬的抽象笔画。”还会带着孩子们在纸上把大片的黄色涂抹上,撒上食盐,让食盐推挤颜色形成不同的感觉,让孩子们感受雨水滴落泥土的美。带着孩子们吟诵《初春小雨》,还把人类文明的四个摇篮花在了黑板上,教孩子们水对人类的起源的作用。甚至还带着孩子们做水的实验,让他们把回形针丢进满杯的水,教孩子们水的巨大凝聚力。朱爱朝说,“孩子们有用整个生命来体验世界的渴望,这是科学和人文的两束光,跨越之间学科的壁垒,给孩子完整的滋养,照亮了孩子的心房。”

学生画的自然笔记,立春,柳树。图均由 朱爱朝 提供。学生画的自然笔记,立春,柳树。图均由 朱爱朝 提供。

  朱爱朝想让孩子回到自然的怀抱,最开始,她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学校植物园中的植物,每周观察一次,用图画加文字的方式记录植物的变化。朱爱朝说,周复一周的观察,这些曾让孩子熟视无睹的植物与孩子有了生命的链接:孩子会为梅树被这段的一根小枝而心疼,也会为植物朋友渴望着一场雨,甚至觉得桃树因花儿凋谢而“呜呜”哭泣。后来,朱爱朝开始自己画自然笔记,一点点开启孩子们和她的感官,逐渐恢复对大自然的感觉。

  朱爱朝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长河,在长河里我们要把儿童的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甚至是世界的文化源头,让他们的生命之流汇到大的河流当中去,那么这个孩子的世界自然就宽广了。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要由衷地尊重每个孩子破茧而出的过程。”

  来源:长沙教育

 

往期回顾:

第一期:美术教师在长沙的村子里建造了一所彩色学校

第二期:有童心的“校长妈妈”打造了一座好玩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