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的加法

  爱的正加法。正加法是指相加之后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爱的正加法即父母对孩子表达爱、增加爱,使得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支持与帮助,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 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胸前挂着奶瓶, 布料妈妈则没有。在实验过程中, 婴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布料妈妈身上,只有当它们感到饥饿时才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奶,喝完之后又再次回到布料妈妈身上,因为它能在这里感受到铁丝妈妈身上没有的温暖。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即当婴猴接近布料妈妈时会产生依恋与被爱护的感觉, 因此更愿意同布料妈妈待在一起。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结论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孩子亦是如此,他们更在乎的是父母对他们的关注、支持、呵护,他们最渴望的正是父母对他们的爱,而非其他物质方面。

  因此,父母应多陪伴、关注孩子。生活中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父母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却把玩具丢给孩子,自己则在旁边工作或者看手机。孩子如果没有哭闹就任由他去,等到孩子哭闹了,父母再上前拿着玩具哄哄他。在图书馆亲子阅览室曾有过这样一幕:一位母亲拿着绘本,只是照着书上的文字念,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孩子对此并不感兴趣,早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玩耍。

  结果是不仅母亲浪费了时间“陪伴”孩子的,孩子也没有领悟到绘本书中想要传递的信息。此类事件屡见不鲜,这其实是一种形式上的加法。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发自内心的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玩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兴趣,适时互动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这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爱的负加法。负加法是指相加之后产生了消极的作用。爱的负加法即父母对孩子表达爱、传递爱的方式不当,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或捆绑,因而没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应给予他们自由与尊重。某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一位母亲陪孩子玩积木,孩子自己搭的“乱七八糟”却不亦乐乎,一旁的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就干涉孩子,三下两下亲自动手搭了一个漂亮的图案,可是孩子却不怎么感兴趣转而去玩其他的游戏。母亲很是不解,自己陪他一起玩为什么孩子却不开心。卢梭说过,“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作为父母,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有自由游戏的权利,父母为了所谓的“好看”而强加干涉孩子的游戏与活动,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实则变为捆绑和束缚,即爱的负加法。因此,作为父母应注意表达爱的方式,切记不可强加干涉、任意否定孩子,否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甚至无法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列士葛伏特说:“家庭教育的一切秘诀在于让儿童自己去发展,让他们自己去做一切,成人不应该抢先去做。”父母疼爱孩子,孩子依恋父母,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给孩子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孩子就会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得软弱无能。

  二、爱的减法

  爱的正减法。减法意味着减去一些东西。爱的正减法是指父母通过减少对孩子所谓的“关爱”即束缚, 从而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减法并不意味着不爱, 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爱。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作为父母应当学会放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时候他们并没有那么需要大人。例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去幼儿园玩, 一旁的小朋友也想玩,但是这个孩子不想给,于是他哭着去找妈妈,他的母亲则告诉他有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甚至有的父母会强行从孩子手中夺走玩具,结果搞得孩子不高兴。

  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成人对孩子的情绪或行为的关注会提高其发生的频率。因此,父母应学会做爱的减法,母亲应回避替孩子出面解决问题,要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相信孩子们可以解决好。若总是对孩子的各种情况作出反应, 则会使得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则不利于其发展。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做减法是指减去那些多余的、无益的“爱”与“关注”“帮助”,家长应充分相信孩子,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自主性与成就感。

  其实孩子年龄小未经世事,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弱者和愚者,不少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总是习惯于去告诉他们怎么做,限制其自我尝试和探索,究其本质, 其实是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父母在越位去扮演教师角色的同时亦失位于家长的角色。与其两头都不受利,不如本本分分的做好家长应该做的。

  爱的负减法。与正减法相对应的负减法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爱、支持与陪伴不足,无法让孩子体会到爱,不利于孩子丰富情感的培养。不少家庭存在这样的情况,父母与孩子在家里交流很少,孩子玩孩子的,大人忙大人的,只有当孩子哭闹时大人才去管一下。其实,这样的教育与关爱方式是不正确的,如同不能等羊都没了才去修补羊圈。我们的教育和关爱不能等孩子需要时才给予, 而是应当持续润物无声地给予孩子。一个合格的父母应当有长远的目光,真正为孩子长远的发展考虑,不能总是去解燃眉之急,这样斩草不除根的做法是大忌。

  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同时希望得到父母有力的帮助。当父母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心并伸出援助之手时,孩子便会感受到家的温暖、体验到被爱的幸福,从而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挫折,勇敢的迎接挑战。

  为了搞好家庭教育,做好“爱的加减法”,作为家长要清楚的认识家庭教育的两个重要特性,即:权威性和感染性,并且利用这两个特性进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由于父母子女间的特殊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家长合理地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宽严相济,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由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父母的情绪、思想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力,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当处理周围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 孩子和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家长高兴时,孩子会愉快地参与其中;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因此,如果家长遇事能处惊不变、沉稳坚定,就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才能成为称职的家长。

  家长要站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认识对孩子的爱,不是持续地做爱的加法就一定好,理性的爱需要权衡何时加、何时减,既做加法又做减法,达到二者的平衡。要顺应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其成长之道,为他们营造一种健康和谐、质朴纯真、和谐自然的教育氛围,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孩子。对孩子施以恰如其分的教育,顺应天性的同时有智慧地挖掘孩子的潜力。在家庭教育中做好“爱的加减法”,既是培养人的社会化,又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更是让孩子的未来生活有尊严。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5期

  作者:王晓阳

  编辑: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