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发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我把今天的记者会看作是一场‘考试’。”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履新不到一年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脱贫攻坚、发展职业教育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解决乡村教师“留不住”等问题

  “我们国家现在有300万名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陈宝生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乡村教师短缺,集中表现为“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长不高”等问题。

  他介绍,针对年轻教师不愿到乡村教书的“下不去”问题,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特岗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毕业生到乡村工作。而为了让乡村教师“留得住”,中央财政投入52.53亿元,提高乡村教师补助,让8.1万所学校的近130万名乡村教师受益。为解决“教不好”的问题,教育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水平比较高的校长教师向乡村流动,并培训乡村校长380万人次。而要让乡村教师告别“长不高”,要解决评职称等职业发展问题,做好制度安排。

  从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智

  “四川凉山悬崖村的贫困孩子为了求学,爬上爬下,每天在危险中行进,我们感到非常羞愧,我们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打胜脱贫攻坚战对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陈宝生说。

  他介绍,目前,教育扶贫正在从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智、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础建设和学生资助方面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要明确各个学段的人口数量和不同需求,进行分类帮扶、精准扶贫。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组织高校教育单位对口帮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脱贫,运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脱贫效果。

  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陈宝生说,“大国工匠”和“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关系非常密切。

  “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还需要培养鲁班。”他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社会理念上面临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问题,自身教学面临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他说,要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和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加快人才培养,要促进产校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建立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桥”,改变目前两者相分离的状况;要改变普通高校先录取、职业学校再录取的制度,让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

  防止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

  针对前一段时间的校园“毒跑道”事件,陈宝生表示,将从制定标准、修改招投标制度和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三方面入手,防止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

  陈宝生认为,“跑道建设从材料到工程、设计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没有质量意识”等因素是导致近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就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该标准已经过充分论证,今年上半年将进行大范围的适应性调查,随后将对外公布、实施。同时,要改变“价低者得”的招投标制度,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此外,教育部门还将逐步和更多的省份签订备忘录,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

  应区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陈宝生认为,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但不是犯罪。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二者有时会有一些交集,校园欺凌可能有时带有轻微违法性质。

  “对于这种校园欺凌,教育部和高法、高检、公安部等单位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两年综合整治以后情况大有好转,但还没有根本消除。”陈宝生表示,解决校园欺凌要建立包括校园内的安全防范机制和校园外的综合治理机制,用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力量进行综合防范。

  “还要加强教育,加强排查、督导。当然还需要有专门的力量,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在校门口设立了保安人员,有的还设立了法制副校长,这个机制很好,我们正在推广。”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