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区域性商业中心布局(因版面有限,仅绘入部分商圈)
曾经,我有岳麓山风景区和高校学生群;
现在,我有岳麓山风景区和高校学生群!
未来,我还有岳麓山风景区和高校学生群!
曾经,我有东塘商业大厦,工人文化宫,雅礼中学就在我隔壁;
现在,我要把购物中心变得更大!
未来,我的消费中心还会更大!
曾经,我有开福寺、火车北站;
现在,我有宗教文化一条街、新河三角洲!
未来,我会有长沙金融中心和媒体中心!
曾经,我有“金苹果”和电脑城;
现在,我要打造精品专卖店、更多公交线路和海量停车场地!
未来,我会有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文化氛围!
曾经,我有批发市场;
现在,我有机场、高铁站、圭塘河旅游风光带!
未来,长株潭融城我是轴心!
开栏语
长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造一座新城。产业升级换代,城市腾笼换鸟,长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争做中国“第五极”、“中部支点”的大背景下,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一座城市其实就是一个生态体,在城市生长之中,必经生长之痛。一座城市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历史;城市变化的背后,是人的变化。 一座城市的细节,是城市居民在最切身的生活需求打磨中逐渐形成的。城变之时,也是曾经嵌入城市肌理的市井味道和情感方式剧变之时。筑城,也是筑构一种新的妥帖的邻里关系和生活温度。它需要时间。我们需要在城市的大变迁中思考,如何在急切的发展中损失最小,收获最多。我们需要一座与老城历史、城市性格相融合的新长沙,而不是淹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一张统一的“脸谱”。
《都市周末》将从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出发,以商圈、餐饮、公园、大型产业中心等生活聚落为观测点,透过新老居民的微观生活,记录长沙在朝“第五城”迈进过程中的城市之变、生活之变。 这是一曲人与城的变化交响曲。个人成长史,城市变迁志。我们在场,我们见证。
本期观测:商圈
观测理由:作为长沙最大、消费能力最强、一直扮演“一哥”的五一商圈,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及其本身辐射能力的饱和,绝对霸主地位开始挑战。很多区域性商圈,在急速的孕育、升级以及过程中,开始集聚城市人群和消费潜力,未来,它们有可能成为新的“大城市”霸主。长沙商圈之变,直接折射长沙人的经济生活、消费生活之变。
观测标本:红星-省府商圈
标本理由:得益于长株潭一体化的历史性机遇,承载长株潭融城梦想的城南版块,更具长沙之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一座“新城”,正在大城市群的发展背景中崛起,红星-省府商圈将成为长沙未来的“新中心”。
从小生长于长沙之南的林丰月,从务农的祖辈中走出来,为市中心商圈注入消费力;从攸县来到长沙的李娟,则在快速崛起升级的城南买房,成为城南片区的新城市客。
南长沙。老地标被逐一取代,无数新楼崛起。在长株潭融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起承接功能的这片土地的升级换代,具有既典型又普遍的意义。在这里的她们,代表所有生活在长沙的年轻人,互相交融与交流,共同构筑城市未来。
旧城改造,地标进化,区域经济联动,更多的商圈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必将极大地改变这座城。安放着她们青春的长沙,又能提供给她们怎样的未来,让她们的梦想开花结果?
壹 城南旧事
林丰月和她的老长沙记忆
想到上世纪80年代,林丰月觉得,真有那么点浪漫。
其实,那个时候她还没出生。这个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孩子,对“浪漫”的印象,来自儿时从奶奶嘴里听来的故事:她的爸爸,常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城南畜牧农场到河西东方红农场,颠簸于农田和杂草之间,去和那个心爱的姑娘约会。据说,正是因为这每周三小时的车程和热忱,爸爸追到了妈妈,然后有了林丰月。
一辆单车,颤颤巍巍横跨大半个城市
4岁以前,妈妈都在长沙东方红农场工作,林丰月随妈妈住在镇上的外婆家。虽然结了婚,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爸爸和妈妈却依然分居两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辆单车横跨大半个城市的岁月没有结束。有时林丰月也会和妈妈坐车去看奶奶,想起来,真是捣腾。那时候的公交车都是柴油车,哐当哐当慢慢摇,先坐15路公交摇到高叶塘,转6路到东塘后再转7路,下车后还要步行,将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整个路途,越走越荒凉,畜牧农场恍惚就是世界的尽头。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奶奶腿脚不便,务农一辈子,几乎没进过城。爸爸白天工作,晚上还要种地。和妻子、女儿每周一次的相会,就是他的节庆。4岁后,妈妈调到畜牧农场工作,一家人终于团聚。不久,林丰月进入农场的正塘小学。为什么叫正塘?她想,也许因为学校前面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在里边打鱼,老师禁止我们去塘边玩,还是有很多同学偷偷溜去。”
小学毕业后,池塘就填了,变成了后来的鑫远和城,来往车辆淹没了当年的打鱼声。农场后面有一座山,一片很大的桔园,已经被今天的楼盘推翻;童年的游戏,已经被现代化的全新生活方式取代。
她的活动范围,几乎全部转移到市中心
曾经的畜牧农场,就属于红星片区。二十年前,对于林丰月和她家人来说,几乎一年才能去一次东塘采购,即使十年前爸爸下海,家里买了车,对于他们来说,到五一广场还叫“进城”。在林丰月记忆中,5岁上下,和奶奶第一次进城逛街,走了很长一段路,坐7路车到东塘友谊商城,爸爸给奶奶买了一件新衣服。一般来说,逢年过节,一家人才会一起进城采购。
小学毕业,林丰月上了雅礼中学。恰逢友谊路修通,145路公交车通车,她每天坐这趟车上下学,从起点坐到终点。“小学以前都没怎么看过电影,就看过那种露天的,附近也没影院,上了初中,才和同学第一次去电影院。”
在雅礼中学读了六年,林丰月考上了湖南大学,一读又是六年多。十几年里,她的活动范围,几乎全部转移到从东塘到湖南大学周边区域。算起来,已经搬了三次家,但每次都还是在曾经的畜牧农场范围内。如今,每个月回家一次,几乎不出门。“没有朋友,出门不知道干什么。”春节长假,她的全部活动,就是和妈妈走亲戚拜年。25年后,爸爸当年骑车经过的路线,林丰月几乎每个月都要走一次,只不过,交通工具换成了公交车,路线已是穿城而过,目的地是湖南大学——她即将在那里完成研究生学业。爸爸当年的心情,她完全不能体会,而过不了多久,她就可以乘坐地铁了。
记者手记
人是构成“城变”主旋律的音符
李婷婷
梳理一个城市区域商圈的急剧生长变化,对于我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城变颠覆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史就是这个城市的变迁史,是构成城变主旋律的音符。但看来,我和这座城市一样,没能很好地绕开宏大叙事,损失了细节中应有的感性、温度和随机性。这让我有点沮丧。
我选择观察的城南(红星-省府片区),是长株潭融城的承接地带。它撞见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所面临和正在经历的升级换代,在城市变化过程中具有典型性;而城市快速推进,在孕育和升级的多个新型商圈中,它的意义又颇具普遍性。其大背景,是长沙近几年一直领跑中部经济,渴望做沿海中国和西部中国之间那个承上启下的支点,成为中国“第五极”;而其动因,则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态势下,产业新陈代谢,城市腾笼换鸟。一些即将成型的新地标,如奥林匹克花园、德思勤城市广场,正是这个过程的领航者。
城变的背后是人变,正如城市化的主题是人的市民化。但是,这座城市的急剧震动,让处在摇晃中的个人,还来不及做出快速的反应。正像我希望听到那些让我惊讶的故事,然而没有。
林丰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姑娘。她在城南长大,城市化让她的家人从农民变成市民。但这个从初中就“进城”读书的女孩,社交圈已经几乎固定在她的求学范围,回到家里,她的圈子依然还是原来的“乡土社会”。由此可见,教育环境的培植,是城市化过程中,留住年轻人群的重要因素。正在升级换代的红星片区,和所有孕育、生长的商圈区域一样,如何错位经营、差异竞争,形成辐射和聚集人群,让那些走出去的人回来,同时吸纳更多的新城市客,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和李娟一样,越来越多的“新长沙人”带着梦想涌进来,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居民。他们在急速延伸的空间里,融汇与交流,拓展出新的文化和生活内容。由此发生的新型消费方式,又促进了互动型商业业态的形成。文化和消费的多元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助添潜力,而人的城市化的本金只能来自人的集聚导致的土地升值。以新的产业和企业吸纳人的增值,以教育等配套设施留住当地人,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警惕过于快速的扩张导致的城市建设的无序和同质化。老城在破败和改造中即将消失殆尽,城市的细节、个性和趣味,正被超市注销,被高楼挤压,被拓宽的马路撕裂。只有宏大叙事的城市建设就像一座海市蜃楼,城市居民个体的幸福指数才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真正的砖石。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林丰月和李娟,老长沙人和新长沙客,他们共同构成长沙的未来,将一起完成人与城的大命题。
我将继续观察长沙的菜市场、城中村、棚户区、影院、公园、茶馆等不同形态的生活聚落,在城市变迁的大背景中,如何演绎它们的前世今生。是为开篇。
贰 新城崛起
“新长沙人”和她的城市生活
约见不同的客户,谈合作,奔忙了一天,李娟把车开进了金领家族。
回到家,她倒进沙发里,长吁一口气。接下来,她打算洗个澡,到楼下小店吃个饭,再约朋友去雨花亭沃尔玛看电影。
这个55平方米的小房子,是李娟在长沙的家。去年是她的丰收之年,收获了车和房子。选择在城南买房,因为离老家攸县近,开车25分钟就到株洲北,到攸县只需一个多小时。“以前走320国道要4个小时呢,现在可不一样了。”
到长沙第四个年头,李娟终于实现了每周回家一次的愿望。
买房后,李娟的日常采购和交际生活,几乎已固定在城南
大学毕业,李娟来到长沙,进入媒体工作。作为一个“新长沙人”,为什么选择在城南买房?除了回家方便,她还有更长远的考虑。
“我想过两年结婚,这个房子对我来说,应该只是过渡住房。所以,未来发展和升值是我更主要的考虑。城南,尤其是红星这个片区,从投资角度来说,是最理想的。”周围快速发展起来的生活配套设施,也让李娟心动,“出门就是大润发、步步高,还有通程,都是一站式购物。以后还会有德思勤。”如今,李娟的日常采购和交际生活,几乎已全部固定在城南。
湘府东路与韶山南路交会处,德思勤城市广场正在拔地而起。在红星-省府商圈的升级中,德思勤是一个典型,正在以都市综合体新型商业业态带动整个城南商业业态的发展升级。
她以城市客的身份,投资这片区域未来的潜力
因为离市区偏远,整个红星片区,一直以批发市场等中低端业态为主。近年来,随着省政府的搬迁,交通厅、税务局、工商局等一些大型国企和机关单位开始在这边扎堆,同时,大型高档小区和别墅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5平方公里内约100万人口的“富人区”,共同为红星-省府商圈注入了人口基数和消费力度。
李娟就是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中的一个。她以城市客的身份,投资这片区域未来的潜力。消费潜力的扩大,必然伴随传统中低端商业业态的升级。这里交通越来越便利,但离五一广场这样的“绝对中心”依然有距离,所以红星片区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开始规划以项目为重点,逐步升级改造,比如省政府现正在打造的红星与高铁站之间10公里的产业走廊。而长株潭融城更为红星-省府商圈带来新的契机,未来,它极有可能成为新的“大城市”中心。
叁 地标进化
德思勤和它的新城市概念
一个商圈的发展潜力,首先在于它的辐射能力。长株潭一体化是城南快速发展最直接的引线,整个红星-省府片区,将承接区域一体化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这里将是未来大城市概念的枢纽。湘府路开通后,它的横向辐射地区延伸到了河西,纵向直指高铁站和株洲。
野心勃勃的德思勤,雄踞在韶山路和湘府路交会处,作为“全球都市综合体标杆的中国样本”,这个片区,将以它的新城市概念,成为城南新地标。
韶山路代表湖南的历史,湘府路代表城市的未来
“为什么选址在这里?看看这两条道路就知道了。”湖南德思勤投资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谢春华说,“韶山路往北到省政府,往南到韶山,是代表湖南历史的一条路;而湘府路将是湖南未来的一条城市主干道,代表湖南的未来。”
与五一大道的局限性相比,湘府路往西一直到浏阳河,往东连接高铁,京港澳高速和即将开通的地铁、轻轨,都将与它交会,辐射范围显然更广。“预计到2015年左右,会有100多家省级单位搬过来。凯乐的全球总裁说这里有可能会成为长沙的长安街。现在,这边已经有十几家五星级酒店,万豪、洲际这些世界级酒店也即将入驻。另外,宾利、法拉利等世界级豪车也会在这边开店。”谢春华说。
商圈的发展不仅要靠小交通,还要靠大交通
省外的交通靠高铁,省内的交通则靠公交、轻轨、地铁。红星-省府商圈有着多层次的交通网,而且开车到机场只需25分钟。“红星这边与东塘比,优势主要在于区位。商圈的发展,不光要靠小交通,还要靠大交通,还和商圈内的人群层次有关系。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每一个省政府周围的商业都是比较发达的。”谢春华认为,德思勤将成为城南的新地标。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中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长沙一直是以五一广场为中心。很多人为什么还一直去五一广场、百联购物?主要是没有这样的购物场所。“德思勤广场可以自成一个体系,便利性更高。这边的商场模式是长沙从来没有过的,是集中性的Mall和开放性的街区相结合,将购物与休闲、娱乐一体化。”
“新长沙人”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外来人口的涌入,也为城南区域消费的多元提供了新鲜血液。他们从外地来长沙工作,尤其是城南片区大量企业和产业扎堆,“新长沙人”的汇集让区域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他们的餐饮更多地延伸到了对社交和娱乐的需求。
“近年来,地产商都在讨论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实体店销售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冲击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的购物中心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情景式消费、家庭式消费,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于一体。”谢春华说,“以后,住在城南的买家,买东西没有必要跑到美美、五一那边去了,因为这里的商品档次越来越高,种类更全。其实,很多商圈的竞争最终都是客户群的竞争。”
也许,不久的将来,在城南长大的长沙妹子林丰月,研究生毕业后,能在家门口找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成为这个区域中心的都市白领,享受新型城市广场所提供的互动式体验和消费,彻底改变她旧有的生活模式。而攸县妹子、新长沙客李娟,会在这里结婚生子,扎根长沙。她的孩子,就成了地道的长沙人。
文/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 郭瑶
相关链接
京津一体化
重新定位:北京为文化政治中心,去除“经济中心”概念。
业态转移:配合天津的滨海战略,北京“让利”,将第二产业甩给天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交通升级:京津城际铁路。
经验:在京津一体化中,北京腾笼换鸟,低端产业越来越少,加上中央对天津的政策扶持,民营资本抢滩天津。两个城市互补增强,形成错位经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大大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成渝一体化
重新定位:成都打造为休闲之都。
业态转移:不跟重庆抢第二产业,成都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交通升级:成渝特快城际列车。
经验:在成渝一体化中,成都放大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城市性格,打休闲牌,重庆人到成都消费、买房,使重庆通过第二产业挣到的钱大批流向成都,形成反哺。成都通过休闲反过来拉动现代服务业、光电和IT产业,让“跳进来”的人,成为成都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