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城市>各地要闻>正文

益阳城市概况(2)

A-A+2013年5月8日13:53新浪湖南评论

  1991~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这一时期,由于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中发〔1991〕9号),《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湘发〔1991〕13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及认真实施《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和《实施〈湖南省计划生育条例〉若干规定》,各地采取了与之相配套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措施,人口控制取得明显成效。1995年3月3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益阳市计划生育工作暂行规定》,各区县(市)认真贯彻实施,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逐步加强,人口增长明显减缓。10年间,全市人口总量仅增加23.66万人,增长5.53‰,平均每年只增加 2.37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5.45‰,比1986~1990年少增加10.06万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下降5.48个千分点。

  综上所述,全市人口增长绝对量前10年较大,后5年明显减少。1986~2000年全市平均每年净增3.83万人,年平均增长7.27‰。 1986~1995年年均人口净增量为4.83万人,增长率为12.26‰。但1996~2000年年均人口净增量仅为1.82万人,增长率仅 4.11‰。

  人口增长速度分阶段下降。受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育高峰的影响,1986~1990年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一年比一年高。如人口自然增长率,1986年为8.87‰,1987年为9.50‰,1988年为10.43‰,1989年为12.89‰,1990年为12.94‰。从 1991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1993~200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3.28‰,最低的1999年为3.16‰。

  女性人口增长速度比男性人口高。1986年,全市男性人口208.54万人,至2000年增加到233.93万人,增加25.39万人,增长 12.18%。同期,女性人口从191.12万人增加到217.50万人,增加26.38万人,增长13.80%。女性人口增长率比男性高1.62个百分点。

  人口区划异动。1994年,益阳撤区建市,原益阳县的沙头镇(30953人)、茈湖口镇(39726人)、张家塞乡(44099人)共114788人(其中有已婚育龄妇女21989人)划入资阳区;原益阳市的桃花仑街道办事处(89939人)、会龙山街道办事处(34556人)、黄泥湖乡(13703 人)、金花湖乡(11998人)共150196人(其中有已婚育龄妇女29126人)划入赫山区。原金花湖乡永丰村(484人),金花湖村(1441人)仍属资阳区。1995年,全市进行以“撤区并乡建镇”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33个区公所,将原50个镇、158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 62个镇、60个乡、14个街道办事处。此次并乡建镇行政区划调整中,人口区划异动1683584人(已婚育龄妇女有327521人),其中资阳区 69696人(已婚育龄妇女13654人)、赫山区250900人(已婚育龄妇女51329人)、沅江市376080人(已婚育龄妇女71583人)、南县26003人(已婚育龄妇女5189人)、桃江县474156人(已婚育龄妇女92896人)、安化县486749人(已婚育龄妇女92870人)。虽乡镇建制及区划有所变动和调整,但人口仍在原区、县(市)辖区内。

  2、人口出生

  (一)出生人数与出生率 1986~2000年,全市共出生894844人,年平均出生59656人,年均出生率13.87‰。出生人数前8年较多,每年出生5.6万人以上,出生率也较高;后7年出生人数减少,出生率逐步下降。

  (二)生育率 一是育龄妇女当年有生育行为的比率。1986~2000年全市育龄妇女生育率继续由高向低转变。1989年全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率为95.06‰。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育龄妇女生育率为35.46‰,比1990年下降59.59个千分点。在10%的抽样中,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15~19 岁为0.95‰,20~24岁为125.03‰,25~29岁为79.74‰,30~34岁为24.20‰,35岁及以上为2.16‰。育龄妇女生育率为 32.39‰,其中一孩生育率为21.28‰,二孩生育率为10.51‰,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为0.60‰。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较,一、二、三孩生育率分别下降22.42、26.56、13.72个千分点。平均每个妇女活产并存活子女为1.39、1.35个,分别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减少 0.95、0.68个。二是平均每个育龄妇女一生生育子女总数为总和生育率。全市20世纪80年代总和生育率为2.58,1989年为2.61;1991 年开始下降,1991年为1.85,1995年为1.46,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1.16。

  3、人口死亡

  (一)死亡人数及死亡率 1986~2000年全市人口年平均死亡人数为2.87万。其中1986~1990年每年死亡人数均在3万人以下,1991~2000年每年死亡人数在3~3.2万人之间。前5年人口死亡率较稳定,后10年死亡率有些波动。

  (二)年龄别死亡率及变动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989年下半年、1990年上半年人口死亡)比较,全市各年龄组人口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其中低龄组和高龄组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较大。活到100岁以上老人1990年为23人,2000年为40人。80岁以上老人1990年为30909人,2000年为51172人。

  4、人口迁移

  1986~2000年中的13年(缺1990年、1991年数据)全市人口迁移总量为1640669人,平均每年迁移量为126208人。其中1988年迁移量最大,为167023人;1999年的迁移量最小,为81833人。13年中共迁入888201人,其中由省外迁入78096人;共迁出 752498人,其中迁往省外的62431人,迁入多于迁出135703人。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为入伍、复员退伍、考学、婚迁、谋生、转学等;迁入的主要有军队转业干部及其家属子女、复员退伍军人及原国营农场迁入人口;迁出人口中数量最大的是各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

  5、人口构成

  (一)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动 2000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514298人。按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登记的常住人口为4309143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其中0~14周岁的人口为944222人,占总人口的21.91%;15~64周岁的人口为3009121人,占总人口的69.83%,其中15~49周岁育龄妇女 1171952人,占总人口的27.20%;65周岁及其以上的人口为355800人,占总人口的8.26%。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 周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1个百分点,65周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2个百分点。

  (二)人口性别构成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性别比为108.02,益阳地区为108.16,高出全省水平0.14个百分点。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性别比下降0.61个百分点,比全省总人口性别比109.12低1.57个百分点。据湖南省近3年人口计划完成情况抽样调查资料,益阳市1998年、1999年、 200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依次为111.87、109.39、109.85,分别比全省出生性别比低4.06、6.17和3.16。

  (三)人口文化构成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人口增长较快。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地区总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包括大学、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的人口为326.94万人,占总人口的76.60%。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高中(含中专)、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提高1.32、2.95和12.43个百分点,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下降3.4个百分点。文盲率由13.33%下降为5.16%。

  6、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2000年全市人口地区分布情况是:资阳区39.78万人,赫山区83.11万人,南县70.38万人,桃江县77.54万人,安化县90.08万人,沅江市70.02万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5人,其中资阳、赫山两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5人;安化县为每平方公里182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346人多9人,比1985年324人多31人。湖区的人口密度大,山丘区人口密度小。 2000年南县每平方公里554人,比安化县每平方公里多372人。

  7、流动人口生育管理

  (一)流动人口简况 据统计,1996年全市育龄流动人口16万余人,其中外出已婚育龄妇女5万多人,仅安化县就有14万多流动人口。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按登记规定口径,全市流入人口为49052人,占常住登记人口总量的1.15%,其中女性24014人,占流入人口的 48.96%;流出人口全市为48613人,占人口总量的1.14%,其中女性23539人,占流出人口的48.42%。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基本平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按登记规定口径,全市流入人口为186675人,占常住登记人口总量的4.31%,其中女性为90779人,占流入人口的 48.63%;全市流出人口为205596人,占人口总量的4.74%,其中女性为99897人,占流出人口的48.59%,比1990年人数增加 76358人,女性流出人口与流出人口总数的比例提高0.17个百分点。

  2000年与1990年比较,人口流动规模大幅度增长。流入人口增加137623人,增长2.81倍;流出人口增加156983人,增长3.23倍,其中女性流出人口增长了3.24倍。全市流出人口多于流入人口,且实际流出人口总数大大高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登记数,估计达40万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