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城市>各地要闻>正文

长沙市年内实现全截污 湘江长沙段将全流域检测

A-A+2013年4月1日10:15星辰在线-长沙晚报评论

长沙市年内实现全截污 湘江长沙段将全流域检测

随着湘江长沙段实现首次截流,湘江全流域污染治理和湘江长沙段的水质情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均为李锋 摄

长沙市年内实现全截污 湘江长沙段将全流域检测

湘江长沙段各支流将全部纳入库区水环境安全保护区。

9月底,位于望城区白箬铺镇的友仁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试运行。据悉,该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了7公里管网,全部工程年底前可竣工,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2000吨。

10月7日,随着湘江长沙段实现首次截流,湘江全流域污染治理和湘江长沙段的水质情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长沙将完成主城区内全截污工程,无论生活污水还是城区地表水,全部收集处理,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将健全库区水环境检测体系,加快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将湘江长沙段各支流全部纳入库区水环境安全保护区,长沙段实现自动化、标注化全流域检测。

立法保护

饮用水源保护区禁用含磷洗涤剂

湘江保护,立法先行。今年9月25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开幕,已经历经三次审议的《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草案·三审修改稿)》进入四审程序。

据悉,相较之前的几个版本,这次的三审修改稿强化了有关饮用水保护的内容,明确规定了将引用水源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并实行分级保护。如果必要还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三审修改稿规定,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此外,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除了原有的禁止设置排污口外,均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如果已经建设,则要求在省政府规定期限内拆除或关闭。

此外,湘江流域县级政府可以根据水环境保护需要,在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上游治污

366家涉重金属企业淘汰退出

湘江治理,治污是关键。2008-2010年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东方莱茵河”和绿色湖南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后,2011年8月5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又在株洲清水塘正式启动。

目前,在湖南钢铁龙头企业之一的湘钢,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改造项目、炼铁与焦化外排口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均已完工。在享有“世界锑都”美誉的冷水江市,原有的96家涉锑企业被整合为13家采选冶企业。而有“银都”之称的永兴县,则正努力将131家冶炼企业整合为30家。在常宁市水口山地区,23家重金属污染企业全部关闭;与之临近的衡南县松江地区20个企业已经关闭到位。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淘汰退出366家涉重金属企业。

在上游加强重金属治理的同时,长沙也在行动。长沙出台了《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办法》规定,凡是交界断面当月水质指标值超过水质控制目标,上游区、县(市)应当给予下游区、县(市)超标补偿,避免上游排污、下游受苦现象。同时,市环境监察支队将定期对湘江长沙段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监察,要求沿江企业排放的污水必须进入市政管网,集中处理。对于没有进入市政管网的企业,将勒令其整改。

十大工程

全力为湘江水质保驾护航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后,库区内水质安全成为重中之重。为全力保障长株潭三市人民饮用水源安全,“全省十大环保工程”对此提出明确要求。

据悉,2014年6月以前,必须全面取缔湘江长株潭段及湘江一级支流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口,完成二级保护区排污口调整、截污工作;2014年10月以前,完成湘潭双马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湘潭县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外排废水达标;2013年10月以前,完成湘潭竹埠港重金属废渣场、湘潭陈氏精密化学有限公司废渣堆存的规范化整治;2015年12月以前,完成对原长沙铬盐厂解毒后铬渣的进一步安全处置及厂区环境修复工程;2015年12月以前,长株潭主要园区要按照“雨污分流、污染分流”原则,全面建成污水收集管网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园区废水收集率和处理达标率均达到100%。

长沙行动

今年完成主城区内全截污工程

沿着猴子石大桥往南走,相信不少市民都遇到过“船上吃鱼”。但自去年以来,长沙开展水上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取缔了89家水上餐饮经营户,经营水上餐饮的90多艘外地渔船全部离开长沙水域,湘江水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影响湘江水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污水。如今,长沙已启动71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建成33家。长沙县更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据介绍,今年,长沙还将完成主城区内全截污工程,无论生活污水还是城区地表水,全部收集处理,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健全库区水环境检测体系,加快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将湘江长沙段各支流全部纳入库区水环境安全保护区,长沙段实现自动化、标注化全流域检测。

疑问一

工程是否影响湘江水质?

已增加检测

暂未发生异常

记者昨日从长沙供水有限公司获悉,由于今年是蓄水第一年,是否需要启动湘江枯水期应急预案,需要根据湘江水位的变化再具体制定。

据悉,目前长沙城区,除5水厂和廖家祠堂水厂的源水来自浏阳株树桥外,其他水厂均从湘江取水。据长沙供水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期间,考虑到工程可能对湘江带来的变化,4月初,供水公司已对可能发生波动的指标增加检测频次,暂未发生异常。

疑问二

会不会形成倒灌引发内涝?

部分泵站涵闸

正抓紧改造

随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截流,水位将逐步上涨,长沙城区的排污口是否会出现积水倒灌,引发城区内涝呢?记者昨日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长沙城区排水设施运行服务中心正在对部分泵站、涵闸进行适应性改造,确保不受到“29.7米”的影响。

当水位标高在29.7米后,不对泵站进行改造,将带来哪些影响?长沙城区排水设施运行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以往洪峰过境长沙,水位超过29.7米的情况并不少见,闸门将淹没在水面以下,但这是临时淹没,并不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如果排水口不进行提升,而是淹没在水位下方,将造成三个方面影响:首先是影响日常维护检修;同时,暴雨集中时出水口淹没50%以上后,将形成管内积水,降低管道的过水能力;此外,在管道闸门损坏的情况下,江水将顺管道倒灌,给运行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该负责人表示。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泵站的出江口的标高在30米以上,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出江管道都需要提升改造。目前,改造方案设计已经通过专家审查,正在编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将在大坝蓄水达到标高之前完工。

本版撰文 记者 彭玮蔚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健康|微吧|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